400-600-8011
在线咨询

2016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6-10-27 13:37:35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责任编辑:锦鲤

2016 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由高顿上岸鸭教师资格团队老师独家解析,大家做完真题以后一起来看看2016年上半年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究竟难不难。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家。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原句为“子曰:有教无类。”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而被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倡导“因材施教”的思想体现在孔子对其弟子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指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不同的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来保证学生有所进步。这是一道识记题,所以

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均为混淆项,可排除。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家。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他主张学习广泛的知识,掌握学

科知识的精粹;强调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等。夸美纽斯在其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它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并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理想。因此,提出泛智教育并对班级授课制作出系统阐述的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

论》,这是一道识记题,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均为混淆项,可排除。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论包括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

起源说。其中“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为美国的教育家孟禄,其观点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生物起源学说的批判。这种学说认为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而这种无意识的模仿不是习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题干中,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心理起源说,这是一道识记题,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为混淆项,没有这样的说法,可排除。选项B,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选项D,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劳动。与题干不符,排除。因此

答案选C。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属性。教育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范畴,教育具有永恒性。这是因为教

育具有两大社会功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工具。教育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相伴始终。题干强调,教育为一切社会所必需,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表明教育具有永恒性。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历史性是指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目的、性质、内容各不相同。强调的是过去和现在不一样,与题干强调的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不符。选项C,阶级性指一定的教育反映一定的阶级要求并为它服务。与题干不符,排除。选

项D,生产性是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与题干要求的教育的属性不符。因此答案选A。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教育的发展。题干这句话是说,统治者如果尊崇礼仪,那么百姓没有敢不

尊敬他的;统治者如果推崇道义,那么百姓没有敢不服从他的;统治者如果讲究诚信,那么百姓没有敢不说真话的。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四方的老百姓都会背负着儿女前来投奔,哪里还用得着你自己亲自种庄稼呢?题干强调的是儒家的施教内容轻视社会生产,脱离社会生产,没有

认识到生产力的重要性。选项ACD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因此答案选B。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决定教育的结构

和人才培养的规格,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等。题干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这是一道识记题,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还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选项C,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人口的质量制约着教育的质量。相对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人口对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影响不大。选项D,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社会意识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和表述形式,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

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与题意不符。因此答案选A。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学制的演变。壬子癸丑学制,改学堂为学校,废除了尊孔读经,取消了进

士出身奖励,确定了妇女的受教育权利和男女同校制度,同时筹办各级女子学校。该学制施行到1922年,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这是一道识记题,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壬寅学制也称《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行。选项B,癸卯学制也叫《钦定学堂章程》,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是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选项D,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选项ABD与题

干不符。因此答案选C。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按照课程的内容属性来分,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也

叫经验课程)。其中活动课程,主张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兴趣与直接经验,所以选项B与题干中强调的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相一致。选项A,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强调学习的是间接经验。选项C,综合课程是指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通过合并相邻领域的学科,把若干门教材综合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的一种课程。选项D,融合课程是综合课程的一种,是把部分科目整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选择对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因此答案选B。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

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选项D演示法强调的是老师动手,与题干中老师展示挂图相符,正确。选项A,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强调的是学生动手,所以与题干中老师动手展示挂图不相符。选项B,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选项C,作业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因此

答案选D。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类型。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学

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相对性评价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相对性评价强调的是排名,排序,所以选项D与题干强调的根据学生成绩在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成绩优劣相符。选项A,诊断性评价也称前置测评,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状况进行预测,摸清学生底细,以便安排学习。强调的是活动开始前的评价,与题干不符,排除。选项B,绝对性评价是指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与题干不符,排除。选项C,总结性评价又称终结性评价、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与题干不符,

排除。因此答案选D。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

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常用的德育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道德修养法等等。其中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情感陶冶法还分为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题干借助文艺作品对人潜移默化的熏陶,符合情感陶冶法,故选项B正确。选项A,实际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学生在行为实践中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其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强调的是让学生动手亲身体验。选项C,说服教育法,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选项C强调的是用语言来说服,不符合题干所强调的用教育情境来影响人的德育方法。选项D,个人修养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

箴言、慎独等。与题干强调的用艺术来影响人的德育方法不符。因此答案选B。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把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

平、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道德发展的不同表现。第一个水平是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阶段和相对功利阶段;第二个水平是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阶段和维护权威和秩序阶段;第三个水平是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阶段和普遍伦理阶段。其中,处于社会契约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法规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强调的是守法可变,题干中,小华正处于这一阶段,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其中惩罚服从阶段强调免受处罚。相对功利阶段强调朴素利己,与题干表述不相符。选项B,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和遵守法规与秩序定向阶段。其中寻求认可阶段强调的是大众认可,遵守法规阶段强调的是守法绝对,与题干表述不相符。选项D为混

淆项,与题干不符。因此答案选C。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格的结构。人格的结构包括性格、能力、气质等。其中,性格特征是指表现

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分为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题干中,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奋,且具有亲和力,属于性格特征。选项B,能力是潜藏在人体身上的一种能动力,包括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选项C,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层面的、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是人格的先天基础。选项D,认知特征主要是个体在认

识方面的一些不同的特性。选项BCD与题干强调的对某方面的态度不符。因此答案选A。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认

定原有的功能就不会再想到其他方面的作用。功能固着对于我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消极影响,因此应该采用各种方法消除负面影响。题干中小丽只想到了平时生活中纽扣的常用功能,却没有想到纽扣的其他功能,这一现象属于功能固着。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ACD为干扰项。与

题干不符,排除。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类型。根据知识的功能,可以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其中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题干中,利用方法来增强或减弱滑板的摩擦力,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为程序性知识,选项D正确。选项A,元认知知识就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即人们对于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的等问题的认识。与题干不符,排除。选项BC:为干扰项。

与题干不符,排除。因此答案选D。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的类型。接受学习是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

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它可以使学

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人们经过漫长岁月发现和积累起来的系统科学文化知识。题干中,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较复杂,又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加以掌握,因此需要依靠老师的讲授才行。强调老师讲授,学生接受,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发现学习是指讲授者不直接把学习内容教给学生,学生在内化之前,要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主动”发现,然后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与题干恰恰相反。选项C,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题干强调的是短时间内掌握内容比较复杂、结构化程度很高的知识,并没有强调合作。与题干无关。选项D,互动学习是指师生互动学习,行为的本质内涵应当是在一个富于人道主义、民主精神和服务理念的环境下,师生双方就教与学的整个过程所开展的一系列引导、咨询、帮助与学习、探索、建构的合作行为。其范围应当包括学习意义、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机制等领域,而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学习环节。与题干

不符,排除。因此答案选B。

1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策略的掌握情况。组织策略是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

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常见的主要有列提纲、利用网络关系图、利用表格、概括和归纳。强调的是整合所学知识。题干中学生采取画示意图的形式归纳总结知识,属于组织策略。选项D正确。选项A,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强调的是保持信息,复习形式多样化。与题干强调的利用图表来整合所学知识不符。选项B,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强调的是加深记忆和理解,与题干强调的利用图表来整合所学知识不符。选项C,监控策略是指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具体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监控策略强调发现问题,与题干

强调的利用图表来整合所学知识不符。因此答案选D。

1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短时记忆。在心理学中为了方便记忆我们把一些要记忆的东西加以分类或加工

使之成为一个小的整体,就称之为组块。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这是一道识记题,所

以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为混淆项,与题干不符,可排除。

1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成败归因理论。在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个体会从稳定性、内外倾、可控性

三个维度,将成败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维度。其中努力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任务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题干中,强调的是努力因素,属于内部、不稳定、可控的因素。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根据韦纳归因理论,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不存在,为混淆项。选项C,根据韦纳归因理论,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不存在,为混淆项。选项D,根据韦纳归因理论,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因此答案选A。

2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课堂管理的功能。课堂管理的功能包括维持功能、促进功能、发展功能。其中

发展功能强调促进人的发展。题干中,强调促进学生发展,属于课堂管理的发展功能。选项A,

维持功能重点强调维持现状。而促进功能更多指的是促进班级的发展。选项BD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因此答案选C。

2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学生心理发展。从自我的内容上来划分,自我可以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

和心理自我。生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认识,如身高、体重、长相。社会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社会属性的认识,如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等。心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属性的认识,如心理过程、能力、气质、性格等。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选项A,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与题干不符,排除。选项C,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与题干不符,排除。选项D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因此答案选B。

二、辨析题

22.【参考答案】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遗传是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肤色、体态、

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因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受到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使遗传素质发生一些改变。

因此,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3.【参考答案】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指给学生传授知识,还包括道德教育、美育、体育

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

因此,教学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24.【参考答案】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学习是通过练习和反复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有些行为改变,如酒后的一些行为是短暂的变化,并不是学习。

因此,行为改变并不一定都是学习的结果。

25.【参考答案】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焦虑对学习具有双重作用。适当的焦虑水平,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过度焦虑则会降低学习效率,起消极作用。

因此,焦虑有时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简答题

26.【参考答案】(1)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2)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3)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

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27.【参考答案】(1)对学生要有全面的、发展的观点。

(2)注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作用。

(3)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28.【参考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1)决定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和坚持性。

(2)影响学生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

(3)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

(4)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等。

29.【参考答案】(1)感知运动阶段。年龄0~2岁,在这个阶段,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2)前运算阶段。年龄2~7岁,在这个阶段,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没有守恒概念,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有万物有灵论现象。

(3)具体运算阶段。年龄7~11岁,在这个阶段,思维具有可逆性,守恒概念形成。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年龄11~16岁,在这个阶段,思维与成人思维相近,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四、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1)田老师之所以没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其原因可能是:

①从教学规律看,违背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该规律强调既要利用教师自身的专业经验指导学生,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材料中田老师“师范专业,非常敬业,学习精品课程”,都只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②从教学原则看,违背了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和量力性原则。这三个原则,都强调教师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好的经验运用到具体教学中。材料中田老师“观看精品课程”,向他人请教,但都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班学生的特点,只是简单的模仿。

③从效能感角度看,没能及时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材料中田老师“精神饱满,信心十足”,说明其自我的教学效能感很高,但很可能没有注重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比如树立学习榜样,培养良好的情绪。

(2)给田老师的教学建议包括:

①根据课程内容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面包括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等等。田老师应结合每堂课的具体内容,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

②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

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④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量力而行。

⑤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田老师应采用正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应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1.【参考答案】(1)考试焦虑的典型表现包括:

①心情极度紧张,情绪波动,比如“时常感觉心烦意乱”。

②生理反应强烈,如“心跳剧烈”“身体不舒服的燥热”“几天前就会睡不着觉连续失眠”。

③思维刻板,如“我常常想到高考问题”等。

④心情慌乱,如“整天惴惴不安”。

⑤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如“学习有好有坏”。

⑥害怕老师提问,如“经常被老师提问,却还是消除不了这种胆怯心理”。

(2)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

①学校方面的原因,如班级的排名,老师的关注等等。

②家庭方面的原因,如父母的期待,父母的严格要求等。

③社会方面的原因,如社会舆论的影响,考试成绩代表个人成就。

④学生自身的原因,如学习动机过强,不当的归因等。

(3)改善考试焦虑的方法包括:

①积极强化。比如做对题目以后,给予正强化。还可以教给学生学会运用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的方法来鼓励自己,减少压力。

②系统脱敏法。可以将学生的考试焦虑由低到高划分成多个等级,然后结合放松训练等方法,让学生逐步适应每一级的焦虑水平,最终克服考试焦虑。

③代币奖励法,用一些符号、工具作为取得成功的指标,每做好一件事情,就给学生一个代币,随着代币的增加,逐步减缓焦虑情绪。

④认知疗法,比如理性情绪疗法。改变学生一次考不好,终身无望的看法。

⑤人本主义疗法。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正视自己的缺点,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潜能。

以上就是2016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卷参考答案及解析的全部内容,关注高顿上岸鸭,获取更多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真题试卷!


相关阅读

2016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真题卷

2016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

2016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卷


THE END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高顿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高顿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