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政审三代是啥意思?是不是指自己爷爷奶奶那辈也算?很多人报考公务员前都有这个疑惑。其实,根据《公务员法》规定,政审主要查的是你父母、子女这些直系亲属,以及兄弟姐妹、叔伯姑舅姨、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这“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比如你爸的兄弟(叔叔伯伯)的儿子(堂哥)、妈妈的姐妹(姨妈)的女儿(表姐)。不过要注意,有些地方或岗位可能查得更严,比如涉密单位可能会拉长审查链,但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是按“三代”来执行的,报考前最好先画个家谱图,把亲戚关系理清楚,别因为漏报被卡在政审关。
一、公务员政审三代的具体范围
1、法律定义与血缘关系划分
根据《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第十八条,直系血亲(父母、子女)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属于政审必须核查的亲属关系。
直系血亲:父母、子女(包括养父母、继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兄弟姐妹(同父同母、同父异母、同母异父);
叔伯姑舅姨(父亲的兄弟姊妹、母亲的兄弟姊妹);
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父亲兄弟的孩子、母亲姐妹的孩子)。
2、易混淆关系举例说明
叔叔的女儿:属于“堂妹”,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需核查;
舅舅的儿子:属于“表弟”,同样在审查范围内。
二、地域差异与政策执行现状
1、严格审查地区
东部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公务员政审实行“三代旁系全覆盖”政策,要求考生提交**《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表》,并到户籍地派出所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
涉密岗位:如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等,对“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审查更严苛,可能追溯至曾祖辈。
2、宽松审查地区
中西部省份:如四川、河南、贵州等地,通常仅要求考生填写直系亲属信息,对“三代旁系”采取“申报自愿”原则;
基层岗位:乡镇、街道办等非敏感岗位,一般不主动核查旁系亲属,除非存在“重大犯罪记录”。
三、真实案例与争议焦点
1、案件一:叔叔因诈骗罪入狱,侄子报考公务员被拒
报考岗位:某市财政局综合管理岗(非涉密部门);
审核结果:尽管叔叔属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但招考单位以“存在重大犯罪记录”为由拒绝录用;
争议点:诈骗罪是否属于“可能影响公务员廉洁性”的范畴?
2、案件二:舅舅因醉驾被拘役,外甥通过政审
报考岗位:某县文化馆文艺管理岗;
审核过程:招考单位仅要求提供舅舅的《释放证明》,未进一步追究醉驾记录;
关键点:非暴力犯罪、轻微违法记录的审查标准相对宽松。
四、报考建议与风险规避
1、事前自查与材料准备
绘制家谱图:明确列出所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标注其职业、犯罪记录等情况;
开具无犯罪证明:到户籍地派出所申请《无犯罪记录证明》,覆盖直系及三代旁系亲属;
咨询当地人社局:确认所在省份对“三代旁系”的具体审查标准(如是否包含“堂表亲”)。
2、差异化报考策略
避开敏感岗位:优先选择教育、医疗、文化等非执法、非涉密部门;
选择基层单位:县级以下岗位对家族背景审查较宽松,如乡镇公务员、社区工作者;
关注定向招聘:部分省份面向退役军人、应届毕业生设置专项岗,减少亲属关系审查。
3、应对政审质疑的技巧
书面解释:若亲属有犯罪记录,可附上法院判决书、释放证明及书面说明,强调“已服刑完毕”“无不良影响”;
求助于人:联系当地公务员局或法律顾问,了解区域政策细则;
心理预期管理:做好“最坏打算”,提前准备其他就业方向(如企业、
事业单位)。
公务员政审中的“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范围虽法律有明文规定,但实际执行存在地域差异与政策弹性,考生需结合自身家庭情况“分区域、分岗位”制定策略:若亲属关系复杂或存在犯罪记录,建议优先报考基层非敏感岗位;若条件允许,可通过“定向招聘”“应届生专项”等政策降低风险。公务员考试的本质是公平竞争,但家庭背景始终是隐形的双刃剑,唯有全面了解规则、理性规划报考路径,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稳操胜券。
31省考通用「系统」推广-JS